2018年4月20日,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建设教育研究高地的总体部署,以"核心素养取向的语文课堂变革:观念与途径"为主题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教育大会在北京二中隆重召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王岱、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贾美华、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处长徐建姝、东城区副区长刘俊彩、东城区教委主任周玉玲、孔庆亮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国民、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王彤彦、北京市特级教师范锦荣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主题讲座。北京考试院、天津市教研室、河北省教科所、北京市属各区教育研究部门等研究人员、京津冀中小学语文教师代表共计700余人出席了此次大会。
会议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主持。此次会议内容丰富,力求与国际接轨,呈现北京市语文课程改革的成果与方向,并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带动京津冀教研联盟,形成辐射全国的格局。会议分为两部分:上午为专家讲座,下午为课例展示和主题研讨。
上午,温如敏教授首先以"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特点及使用建议"为主题,针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统编教材给教师们提出了建议;郑国民教授以"走进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改革"为主题,针对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做了高屋建瓴、内涵深刻的报告;王彤彦主任以"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背景下阅读素养领域教学实验研究"为主题,对中学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要求进行了精准解读;北京二中特级教师范锦荣以"鹤眼云心高处看,激流跬步畅然行"为题,做了推进语文学科教学实践研究经验的报告。在报告中,范锦荣老师介绍了北京二中语文组在课改大背景下历经十年的摸索与实践,科学地构建了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解读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驱动,各学段衔接有序又循序渐进的专题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将培养发展学生的认知与思维能力作为第一要务,清晰地体现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完整深广地开发了现有教材内容,大力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综合运用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实践证明,专题教学的方向正确,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它与北京市新课改要求的任务群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四场讲座从教学理论到实践经验,侧重不一,精彩纷呈,会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理念源于实践,也要在实践中逐渐丰富和完善。会议下午分设五个论坛,分别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化、整本书阅读、落实语言实践活动的语文学习方式变革、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变革、小学语文整合性教学五个主题构成,以课例和主题研讨的方式呈现。北京二中承担了三个分论坛交流任务,赵莲峰、王限婷、翁盛三位教师以课例形式分别展示了二中语文组在整合教学内容、深入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方面的具体做法。
第一分论坛,北京二中翁盛老师通过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的教学活动,以古典戏曲《窦娥冤》、《长亭送别》、《游园》的曲词为研读对象,以鉴赏曲词、探究情感,欣赏表演等形式来品味传统戏曲之魅力,在落实"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及"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审美的体验。课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王本华、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吕俐敏、北京市顺义区教研员刘德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连中国、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闫勇五位专家围绕"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研讨,研讨内容主要包括"古代戏曲教学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代经典阅读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字理识字教学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分论坛,北京二中赵莲峰老师以九组革命经典作品为载体,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课内课外结合,阅读表达并举,围绕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开展专题学习,有效落实新课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任务群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三位老师的教学专题目标有高度,专题阅读有广度,专题研讨有深度,专题引导有力度。窥豹一斑,随后,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吴欣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育处副主任李煜辉、北京教育考试院王丹、河北省教科所语文教研员张瑾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王彤彦五位专家引领分论坛教师以"整本书阅读"为主题,围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怎样做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指导规划""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评价"三个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第三分论坛,北京二中王限婷老师以中国古代论说文专题为教学内容,以《师说》《劝学》《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四篇古文为例,根据前期学生阅读实际设置具体任务,启发学生在比较阅读中鉴赏作品的情怀、观点、手法、语言;既有对经典作品的欣赏,又在质疑中形成思维的碰撞。教师借助这一教学专题的设计,积极探索"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自觉意识。课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卫东,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赵福楼,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程翔,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刘葵,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夏宇进行了教学研讨活动,论题包括"如何通过设计任务来开展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专题式学习有怎样的优势与挑战""如何借助信息化推进自主性语文学习"。
北京二中三位老师的课堂,真正尊重了学生的发展,多角度展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与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展思维、生成判断,明确自我认知,引发情感共鸣和生命思考,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以学生实际获得为核心"的新课标精神。
第四分论坛,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崔嵘,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研修员蒋杰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李英杰围绕"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变革"的主题,就"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追求'实与活'的教学""主题组块式阅读如何推进学生素养发展""语文实践活动如何助力语文素养提升"等论题进行了研讨。
第五分论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研究室主任张立军、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马洪波、北京教育学院教授陈琳、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副校长张龙、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副校长张海宏五位专家引领与会的全市各小学教师代表开展了"小学语文整合性教学"主题研讨活动,围绕"整合性教学包含哪些内容""整合性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整合性教学怎样突破形式上的叠加""整合性教学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充分讨论。
本次大会参会人员从大学教授到研究院专家再到一线教育者,内容从教材到新课标的解读,从课程改革的解读到课堂实例的展示,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与会人员获益匪浅。下午四点,大会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大会为推进全市语文学科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推进了京津冀教育一体化的发展。